作者:邱丽芳
在残障者和非残障者的心里,对“残障”却有不同的定义。社会的认识中,残障是人生的缺憾。也就是因为残障的标签被诠释为“弱势、不正常、不能自立自理、依靠性强”丧失社会竞争的能力、应被同情、被救济的对象。就这样根深蹄固的概念支配人的思维。因而导致残障者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他们被隔离、被规划为不能和正常人平起平坐。而“二等公民”的标榜就非他们所属。
残障,它不是弱势。而弱势的名称仅仅源于“弱肉强食”的社会模式。强者占有权势去占据、去掌管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的机构。显而易见的,强者的影响范围广泛及方式可多样化。不仅仅整个政策的操作分配,还涉及每个民族、社团、家庭甚至每个人的命运。
而赤裸裸的社会现实是残障者没有优势的经济和教育条件在社会占一席之地。是各种各样的内外因素把残障者的存在扫在地毯下。完全依赖强者对弱者想象中的“社会需要”。而造就残障者劣势的局面和社会地位。
值得强调的是,残障不再局限于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就打个比方,残障者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活动。前提是,环境的障碍阻碍他们的步行。并非归咎于残障者本身的肢体缺陷是唯一的因素。而今天残障被妖化为弱势群体。不就是凸显社会依然无法突破旧框框的思维。
而实实在在的是残障带来了一个宏观的远景。它的主要信息是无障碍的环境和融合的社会制度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原因是,无障碍的环境和融合的教育社会制度,让我们的下一代步上“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要打破对残障旧观念的控制。改观整个社会对残障的局限。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是让我们踏上正确的道路与否,都有赖于有魅力的理念和领队力。而前提是,我们要相信,残障本身不是个问题。因为残障,就是天生的优势去说服和赢取无障碍和融合的社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