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施与受共有福”

如果我们的亲属一有难或苦,我们不会犹豫不决也没一点保留的立刻给予援助。当对方的苦难缓和松弛时,我们才感到放心和安心。在整个援助缓和苦难的运作中,我们肯定没有因为能帮助对方而内心感到有“福”吧!

西方谚语说:“Charity begins at home”,“慈善从家里开始”。很自然的我们对有苦有难的家人,我们会以同理心伸出双手扶持他们。同理心与同情心是不一样的,同理心是“施者”欲与“受者”共同渡过艰难承担苦痛,一般上,也许缺少了“理解”,以同情心来援助者,鲜少会与不幸者共同承担。

“施比受更有福”在心态和思维的操作下有着强与弱,优与劣的对比。无论如何,援助苦难者是我们人性的根本。但要如何让“受者”不在我们的援助中有着“卑贱”,“歧视”和“无能”的感受,才是我们这群援助者的必需小心处理的!打个比喻,一位乞丐跟你要钱。你可选择“给”或“不给”;但你却偏偏选择给,而只给了他一枚两角的银币。这两角钱在现在的市场,试问可买到什么食物? 你给的目的不外是想打发他离开你的范围,远离你吧!另一方面,两角的银币的功能也带出了你对这位求助者的歧视!

施比受更有福中的“比”字是带有负面性的因素,高低,优劣,强弱的对比;应改为“施与受共有福”。“施者”有福气帮忙对方,“受者”有福气接受援助,在无分别心下,共同修行,提升自我品性的素质才是布施的动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